![]()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一种古老的疾病正在悄然袭击着很多人,这就是痛风,被誉为“富贵病”。据《2021年中国高尿酸与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1466万,并且以年增长率9.7%的速度快速增长。 2018年我国成年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其中男性24.5%,女性3.6%。 18-29岁男性患病率达到32.3%,30-39岁男性患病率达到28.4%。痛风不再是“中年病”,而是扰乱现代人生活的“代谢地雷”。痛风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引起剧烈疼痛?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失衡而引起的疾病。当尿酸浓度t血液温度过高,会形成细长且尖锐的尿酸盐晶体并沉积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这些微小的晶体就像无数的玻璃碎片,会刺激关节内膜,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并引起剧痛。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尿酸含量约为1200毫克,每天新形成约750毫克,排出800毫克以维持平衡。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而嘌呤主要来自于我们吃的食物,在体内合成。导致尿酸升高的因素主要有两类: 1、尿酸排泄减少(约70%):肾功能不好、药物作用、脱水等情况都会导致尿酸排泄不畅。 2、尿酸生成过多(约30%):过多食用高嘌呤食物、过量饮酒、肥胖、某些遗传因素等均可导致以增加尿酸的产生。需要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症并不等于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只有约10%会发生痛风,但尿酸浓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生痛风的风险就越大。痛风的发展通常经历四个阶段: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阶段:尿酸水平升高但无症状。 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阶段:关节突然出现剧烈疼痛、红肿,通常在夜间或清晨。 3. 间歇期:两次发作之间的无症状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4、痛风石慢性期:尿酸长期得不到适当控制,尿酸盐结晶会堆积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变形、功能丧失。关于痛风的常见误区一、“痛风是关节病,忍一忍就过去了”:痛风发作时疼痛如刀割,难以忍受,并且可以重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关节畸形、痛风石形成,甚至影响肾功能。 2、“高尿酸=痛风”: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但长期高尿酸会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使没有痛风症状也需要干预。 3、“简单饮食控制就能治愈痛风”:饮食调整只能使血尿酸降低60-90μmol/L左右,中重度患者仍需药物干预。 4、“急”性生活期间尿酸迅速降低:尿酸突然下降会引发痛风转移性发作,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药物。哪些人是痛风高危人群? 1、男性,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绝经后风险增加) 2、有痛风家族史的人 3、肥胖、体重过重的人 4、人与穷人饮食习惯(经常吃嘌呤高的食物,如喝啤酒、喜欢吃海鲜) 5、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等、高血压、糖尿病等) 治疗痛风?痛风的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和间歇期治疗。急性期的重点是缓解疼痛和炎症。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在此期间,降尿酸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索坦、苯溴马隆等。 痛风“安全指南” 1.饮食革命——吃对食物=降低发作风险。 “红灯食物”:动物内脏、浓汤、海鲜、啤酒等是痛风的“火药桶”。 「绿色轻食」包括低脂乳制品(如低脂牛奶、无糖酸奶)等)、深绿色蔬菜(菠菜、西兰花)、低糖水果(樱桃、草莓)、全麦食品等。特别注意:含糖饮料中的果糖会直接刺激人体调节尿酸的合成,减少尿酸的排泄。一杯含糖饮料中的果糖含量足以使尿酸水平增加20μmol/L。饮酒策略——你的杯子决定了尿酸的去向。建议每天喝水2000-3000ml,并分时补充:早上空腹喝250-500ml温水,冲洗肾脏;作业间添加200ml;运动前后喝300ml弱碱性水(最好PH7.5-8.5),它可以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的溶解度。柠檬水(1个柠檬+500ml水)是不错的选择。谨防“伪补水”:浓茶、咖啡虽然不含嘌呤,但咖啡因的利尿作用会引起细胞排除,因此不宜过多饮用。体重管理——减肥太快可能会适得其反。肥胖者内脏脂肪会分泌炎症因子,加剧尿酸cid代谢紊乱。安全减肥率:每月减重1.5-3.0公斤,避免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与尿酸竞争排泄,引发发作。可以参考DASH饮食,适当增加含钾食物(香蕉、土豆)、高钙食物(低脂牛奶)、低钠食物,可以降低尿酸,控制血压。运动疗法——选择正确的方法更重要。最佳运动时间: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避免空腹引起酮症。运动类型:游泳(水温28-30℃最佳)、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等综合运动。 5.药物智慧——止痛药≠降尿酸药物的急性发作。 12小时内:秋水仙碱(首剂1毫克,1小时后增加0.5毫克,12小时后0.5毫克,每天1-3次)或特定剂量的特异性COX-2抑制剂NSAID。降尿酸时机:药物治疗应在急性症状消退后 2-4 周开始。谨防药物副作用:先进行别嘌呤醇前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降低过敏风险;苯溴马隆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因此需要多喝水;非布索坦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痛风的防治是一场保护战,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持续将血尿酸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才能避免痛风反复发作,防止关节、肾脏等靶器官受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