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2025年11月11日18: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1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11月11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在压力下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主要经济指标总体稳定,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活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中国人民银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沛,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适宜的财政金融环境。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融资和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足。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实体经济投放质量和效率。二是降低社会融资综合成本。完善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力度,有效发挥利率自主定价机制作用,压低存贷款利率。三是引导调整d优化信贷结构。用好5000亿元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和新增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风险分担作用,落实好现有金融政策结构工具,继续做好金融“五项基本文章”。四是保持汇率稳定。要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汇率调节作用。五是继续做好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持续改善金融风险管理。监测、评估和预警系统。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9月末,社会融资存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分别增长8.7%和8.4%,人民币贷款余额270.4万亿元。社会融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 9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0和25个基点。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总体稳定。 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年末升值1.2%。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经贸秩序面临严峻挑战。势头米对世界经济增长还不够。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表现差异较大。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国内经济复苏的基础仍需夯实。同时,我国经济基础雄厚、效益多、稳定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成功信心,推动事关中国特色现代化事业全局的战略事务取得重大突破。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高水平发展金融业。l 对外开放,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完善中央银行体系,构建科学稳定的货币政策体系和全面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投放机制。要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规避风险、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支持实体经济和维护银行体系自身健康,加强宏观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做好逆周期、跨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希望。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财政政策框架,加强财政政策的执行和落实。保持流动性充足,匹配规模增长社会融资和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物价总水平相适应,持续营造适宜的财政金融环境。我们会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调控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加强央行利率引导,完善利率导向型利率和交付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利率自律机制作用,加强降息实施和监管,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促进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作用,运用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坚决贯彻落实财政“五项基本条款”,加大对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稳外贸等重点方向的支持力度。我们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引导,避免汇率超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探索拓展央行宏观审慎金融职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坚决守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编辑:胡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