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个行李箱到一个集装箱——中国秘鲁食品商
“去年我们带了六个行李箱来参展,今年我们带了整个集装箱。”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秘鲁库斯科食品公司Incasur首席执行官阿曼达·加列戈斯微笑着说道。他的业务专门从事安第斯谷物的加工,例如藜麦和苋菜。两次进博会,见证了这家秘鲁企业从“初来乍到”到“快进”的故事。 “第一次到上海参加展会时,我们对这个地方不熟悉,不懂语言,对中国市场也一无所知,只能尝试一下,拖着装满样品的六个行李箱来到展厅。没想到,我们的产品在展会上很受欢迎。”加列戈斯回忆道。回国后,该公司立即开始申请中国市场准入所需的注册认证。 “经过一年的努力,今年我们终于带着福再次来到上海加列戈斯说:“从手提箱到集装箱,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公司的成长,也代表着秘鲁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更加密切。今年,加列戈斯带来了包括七种口味的藜麦饼干、即食麦片、健康零食在内的众多新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品尝。”低糖、高蛋白食物。我们的产品适应了这一趋势。”他介绍说,产品的原材料均来自于秘鲁安第斯山脉海拔3500多米山区的农民。那里的小家庭农民种植藜麦、苋菜、蚕豆、玛卡等农作物,世代延续着印加文明的农业遗产。农民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他说,“这不仅是一次商业合作,更是一次文化和传统的交流。”令他高兴的是秘鲁钱凯港至上海的新直航航线。钱凯港是中秘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2024年11月通航后,将成为连接亚洲和拉丁美洲最重要的航运枢纽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海关通过该航线共处理进出口货物15.4万吨,货值39.7亿元人民币。“我们这次发往上海的第一个集装箱是通过钱凯港发出的。”他说,“现在货物从秘鲁到中国的时间不到30天,行程缩短了15天左右,这对于保质期有限的食品来说非常关键。”同时,运输成本的降低使得中国市场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国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达到新高。在加列戈斯看来,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进博会是开启这一新时代的最佳平台。 “如果没有这次进博会,我们就很难有机会直接与中国监管部门对话并获得注册认证。”他表示,进博会提供的数字化平台可以让企业实时提交材料,并与中国相关部门保持在线联系,大大加快了产品注册流程,从第一次参展的焦虑到现在的平静。加列戈斯感受到的不仅是公司出口增速,更是中秘经贸合作的温暖。 “中国消费者的热情、市场的开放和政策的支持,让我们有信心将安第斯山脉的味道带给更多的中国家庭。”他表示,希望将连锁超市、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接入进博会,让秘鲁传统美食成为中国餐桌上的常客。 (新华社记者吴猛)
(编辑:王苏)
巴拉科特水电站:打造中巴绿色能源合作新标杆
喀喇昆仑见证了深厚友谊,昆哈河畔谱写了合作新篇章。近日,巴基斯坦开普省昆哈河岸边,自最后一次装载巨石在龙口倾倒后,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巴拉科特水电站大坝成功截流。三小时的精准施工,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清洁能源主体工程正式过渡到新一期主坝建设,成为中巴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中巴考古学家共同担当“犍陀罗守护者”
“巴基斯坦和中国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令人鼓舞。通过与大学和博物馆的合作,巴基斯坦考古学家可以学到很多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巴基斯坦开普省考古博物馆管理局局长阿卜杜勒·萨马德表示,近年来,2018年,巴基斯坦学者有很多机会访问中国,参观敦煌莫高窟、重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他们介绍了研究向中国学者介绍巴基斯坦考古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与中国同行的密切交流给巴基斯坦的考古和文化遗产带来了很多启发。”
我眼中的中国:绿色发展惠及千家万户
数据显示,巴基斯坦2024年将进口超过16吉瓦的太阳能组件,几乎是2023年总量的两倍。今年前三季度,太阳能组件进口量达到12.7吉瓦。清洁可再生能源巴基斯坦能源领域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技术出口国,中国供应了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以上的风电设备。过去10年,中国帮助全球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发电成本分别降低60%和80%以上,持续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动力。
巴基斯坦特色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大会上展示手工艺技术
近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开幕。在巴基斯坦展馆,五家巴基斯坦展商携巴基斯坦特色手工艺品亮相。在巴基斯坦参展商Aiyaz的展位前,一位顾客仔细打量着青花玉工艺品,最后选择了一件船形的工艺品。 “这次我们带来了青花玉工艺品、檀香工艺品、丝巾等产品,希望中国消费者能够喜欢。”艾亚兹说道。 上一篇:奥阳健康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家港经济开发区管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