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港新变化——立足长江上游最大港口枢纽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华社记者 李晓婷 16年前,刘连在长江上游的重庆果园港工作时,从未想过这个港口有一天会与世界接轨。 “当时,港口只有一条通路、一台浮吊,甚至连一个堆场,灰尘很大,每年只发运少量的内贸货物。”现任重庆果园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刘连说,现在的果园港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拥有5000吨级泊位18个,铁路专用线14条,年吞吐量超过26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00万标箱,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成为连接各地的“中转站”西部地区通向世界各地。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一线记者感受到,果园口岸的新变化,讲述着这个内陆港持续扩张、高度对外开放的故事。色彩缤纷的货运集装箱被岸吊紧紧“夹住”,堆场里堆满了蛤蜊。果园港秋冬两季仍是旺季。刘炼指着远程控制室大屏幕上的两辆白色无人集装箱卡车说:“港口建设正在走向智能化、绿色化,为港口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果园港提高多式联运物流效率,开展更多开放功能。”拥有15年驾驶经验、现已熟悉遥控无人货车的司机谭先华告诉记者,无人驾驶卡车全程智能自动操作,精准避障,利用新能源,实现全时作业、零排放、低噪音。“以前,传统货车运输两条MGA作业线需要6名驾驶员,现在只需一名遥控驾驶员和一名现场安全人员。”不久前,果园港被评为“四星级智慧港口”,成为长江上游首个拥有“四星级绿色港口”和“四星级智慧港口”的港口。统计显示,港口运营效率提升,货物中转速度加快15%,每年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亿多元。徐德民生国际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司机吴华深有体会:“以前来港口提货,有时要一两天才能办完手续。现在,出发前可以在APP上预约、付款,到港口办完就直接去手术。”过去,来自西部地区的货物必须通过海运或昂贵的空运东运。现在果园港已连通四通海通道,更快、更高效、更“丝滑”。 “这就是重点!”在重庆港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水平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海上运输地图。如果嵌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一带一路”路线图,就会知道这些线路贯穿了果园港这个“点”。 “乌节港地处内陆,但具有连通的优势ing 几个主要频道。全会提出“积极扩大自由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为果园港吹响了冲锋号。 ”张水辉说,如何发挥纽带优势?口岸建设如何保持深化开放的迫切需要?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新的建议。从长江上游运来的玻璃基板分布在西部多个省份的果园港,生产出液晶屏后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然后运往欧洲、东南部的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经济合作时期的生产基地和上合平台国际贸易中心;当年, “广安—果园”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对周边拉格萨尔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大幅提升,港港联动发展。d 城市加速。循环。 ” “追求数量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我们必须追求质的发展。张水平表示,我们将新发展理念融入物流枢纽建设,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口装卸、运输、仓储等各场景的应用,探索高水平对外渠道,共同“建好、管好、运营好港口”。 11月6日,重庆
(编辑:魏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