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条,又名果子、炸鬼、炸果子,是中国传统餐饮之一。油条酥脆有嚼劲,搭配豆浆、咸菜,很受人们喜爱。但油条生产中,受原料和制作工艺影响,存在高温油炸、使用化学膨松剂、含油量超标等安全问题。迫切需要统一标准来规范市场。为促进油条行业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中国粮油学会于2025年2月1日发布了《T/CCOA 82-2024油条》。该标准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所、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执行。合格油条的标准是什么?国家粮食局科研人员ific研究院对油条标准进行了讨论,指出健康油条标准至少应考虑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01、生产原料质量。制作油条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膨松剂和水,以及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煎炸油。要达到合格油条的标准,首先要从源头控制生产原料,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小麦粉、水、酵母,控制炸油的质量。 02 控制油含量 因为油条是油炸食品,与其他蒸或煮的面食相比,油条的含油量较高,容易增加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03 明确有害物质限制指标。限制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铝、铅、铬等重金属指标。目前,不同餐馆、企业生产的油条质量良莠不齐,主要体现在铝材超标问题上。油条的蓬松度取决于化学膨松剂的作用。目前使用的膨松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明矾和碱为主要原料的铝系膨松剂,另一类是以碳酸氢盐和有机酸为主要原料的无铝膨松剂。商家使用铝膨松剂,是油条铝含量超标的直接原因。铝是低毒金属元素,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过量使用铝会引起脑组织器质性病变,导致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甚至痴呆。它是罪魁祸首之一阿尔茨海默病。此外,铝还会引起骨质疏松、容易骨折、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导致非缺铁等。对于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和儿童来说,过量使用铝危害更大,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正式认定铝为污染食品,并要求对其进行控制,规定人体每天每公斤体重的摄入量不得超过1毫克。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油条等小麦粉制品中残留铝小于100毫克/公斤。但对市场上油条的抽查显示,市场上大部分油条的含量都高于这个含量,且铝含量超标。油条集团规模的建立是基于其特色油条本身的特点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基本了解。这一质量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控制着油条产品的特性理化指标和影响消费者健康的质量安全指标。它将对油条提出统一的要求,这对于产品管理、消费者健康保护、新产品研发以及传统油条的工业化生产将起到有益作用。对于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油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